近日,全长70米的3D打印隔声屏障演示项目在S58沪常高速公路上正式完工,这是苏州高速公路的首例。
据估计,这种3D打印的声屏障可以有效地降低30dB左右的噪声,不同于传统声屏障屏体所使用的夹胶玻璃、亚克力透明板、水泥木屑板等材料,3D打印技术采用固体混凝土废弃物作为主要原材料,通过数字化建模、编程,计算机控制进行屏体打印,打印完成后的屏体直接运输至现场进行吊装。3D打印声屏障具有降噪效果明显、施工周期短、低碳节能环保、外观造型美观、使用寿命长等多种优点,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
传统声屏障降噪效果一般为20—22分贝,随着3D打印声屏障的应用,降噪效果达30分贝,有效降低高速公路周边噪音,改善道路两侧居民的生活条件。同时,3D打印声屏障可以在有的单块预制件中打印安装植物盆,用于培土种植植物,通过种植各类花木和爬藤,形成一道垂直绿化墙,不仅增加了吸声降噪的效果,还改善了驾乘人员的视觉感受,与高速的绿色景观道路相融合,形成独特的景观特色。
该产品除了生产迅速、安装便捷,与传统工艺相比,3D打印声屏障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表面聚集了大量凹凸纹理,对噪声的处理从传统的反射变成了折射散射。经现场检测,3D打印声屏障降噪达30分贝,效果是传统工艺的一倍。
除了高速沿线,苏州还将3D打印技术用于治水。在国家高等级航道苏申外港线的吴江屯村段,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的432米二级护岸已经完成。
接下来,航道部门还将在长湖申线、苏嘉线等航道整治工程中推广运用。
具体与传统隔声屏障相比使用效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!